什么是白饭鱼,属于鲑形目、银鱼科鱼类的统称
白饭鱼,又称银鱼,主要分布在近海和江河湖泊。
形态特征:白饭鱼体细长,圆筒形,头扁平,口大,吻长而尖,柔软无鳞,全身透明,背鳍在体后3/4处,体侧有黑点。
分布范围:白饭鱼多数分布在山东到浙江的沿海地区,大多数种类在瓦埠湖、城西湖等地,少数种类在朝鲜、日本等地。
生活习性:白饭鱼居偏爱水草,以浮游动物、甲壳类、小鱼等为食,繁殖力强,可持续3-4个月。
一、什么是白饭鱼
1、鱼种论述
白饭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种,学名银鱼,别称炮仗鱼、面丈鱼、面条鱼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脊索动物门、硬骨鱼纲、鲑形目、银鱼科鱼类的统称,全世界约有6属20种,我国约有6属15种,主要分布在近海和江河湖泊中。
2、形态特征
(1)白饭鱼体细长,近圆筒形,后段略侧扁;头部极扁平。
(2)眼大,口大,吻长而尖,上下颌等长,前上颌骨、上颌骨、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,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。
(3)体柔软无鳞,全身透明,死后体呈乳白色;背鳍略在体后3/4处,胸鳍肌肉基不显著,臀鳍与背鳍相对,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。
(4)体侧各有一排黑点,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小黑点,尾鳍、胸鳍第一鳍条也散布小黑点。
3、分布范围
白饭鱼主产于中国,全世界有6属17种,我国有6属15种,广泛分布在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,尤以瓦埠湖、城西湖、鄱阳湖、巢湖、太湖、女山湖、大官湖、马湖等地最丰富,少数种类分布在朝鲜、日本、俄罗斯库页岛等地。
4、生活习性
(1)环境:白饭鱼是中下层鱼类,除缺氧外极少到水体上层活动,若水体中有水草往往钻入水草中,仔鱼、幼鱼有较强的趋光性,可生活在近海中,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。
(2)食性:白饭鱼是肉食性鱼类,主要以浮游动物、甲壳类、小型鱼类等为食,仔鱼阶段以轮虫为主,幼鱼阶段以枝角类、桡足类等为食,成鱼阶段以小型甲壳类、鱼类等为食。
(3)繁殖:白饭鱼是卵生性鱼类,繁殖能力非常惊人,繁殖期可持续3~4个月,一个繁殖期雌鱼可产2次卵,每次产卵上千粒,卵在体外完成受精,雌鱼产卵结束后很快就会死亡。
二、银鱼的种类分布
1、鄱阳县珠湖银鱼
(1)银鱼之所以被称为银鱼源于鄱阳湖珠湖银鱼,别的地方银鱼大多数另有名称,后因与珠湖银鱼同种同属,才在官方交流时也被统一为银鱼。
(2)鄱阳县史有“银鄱阳”之称,据说与珠湖银鱼有关。
2、洞庭湖银鱼
(1)洞庭湖银鱼呈圆柱形,尾部稍侧偏,鱼头扁平,吻尖短,眼睛大,鱼身无鳞,洁白如银。
(2)体柔若无骨无肠,呈半透时状,漫游水中似银梭织锦,快似银箭离弦,所以古人又把它喻为玉簪、银梭。
3、长江间银鱼
(1)长江间银鱼体细长,略呈圆筒形,后段较侧扁。头部平扁,呈三角形。口大,吻长而尖。
(2)在前上颌骨、上颌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,下颌骨前部具犬齿一对,下颌前端具一肉质突起。以浮游动物为主食,半年达性成熟。
4、太湖银鱼
(1)太湖银鱼有太湖短吻银鱼,寡齿短吻银鱼、大银鱼和雷氏银鱼四个品种,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。
(2)春季在太湖边芦苇和水草茎上产卵,产期主要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,此时也是捕捞银鱼的汛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