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自然学 - 地质

地震自救原则和常识,行动要果断、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

木兰
木兰

自救原则:主要有三点,分别是因地制宜、行动果断、听从指挥,避免出现二次伤害。

避震常识:地震发生时要就近躲避,撤离高楼,若来不及逃离,则应选择结实、不易倾倒、有支撑且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,趴下使身体重心降低,护住头部和颈部。

地震自救原则和常识,行动要果断、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

一、地震自救原则和常识

1、定义论述

地震是指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,常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,并引发火灾、水灾、有毒气体泄漏等,还可能造成海啸、滑坡、崩塌、地裂缝等次生灾害,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,但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,以至于感觉不到,真正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只有十几二十次。

2、地震成因

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的、常见的自然现象,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至今尚无完满的答案,但比较公认的解释主要有四种,其一是地质构造活动可能引发构造地震,其二是火山活动可能引发火山地震,其三是固岩层塌陷可能引发塌陷地震,地下核爆炸、炸药爆破等人为因素可能引发人工地震。

3、自救原则

地震是破坏性极大的地质灾害,常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,并引发火灾、水灾、有毒气体泄漏等,还可能造成海啸、滑坡、崩塌、地裂缝等次生灾害,避震原则主要有三点,其一是要因地制宜,不要一定之规;其二是要行动果断,不要犹豫不决;其三是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,不要擅自行动。

地震自救原则和常识,行动要果断、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

4、避震常识

(1)地震时要就近躲避,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,尤其是高楼里发生地震要跑出来几乎不可能,就近躲避是应急避震的不二之选。

(2)地震时室内要躲在结实、不易倾倒、有支撑且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,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,迅速转移到开阔、安全的地方。

(3)地震时应趴下使重心降到最低,脸朝下,不要压住口鼻,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,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。

(4)地震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,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,用枕头、被褥等保护头、颈部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、毒气。

(5)地震时不要随便点明火,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,避开人流,不要拥挤,拥挤不但不能脱离险境,反而容易跌倒、踩踏、碰撞。

地震自救原则和常识,行动要果断、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

二、地震三要素介绍

1、时间

(1)时间是地震三要素之一,指地震发生的时间,常可表示为“O”或“T”,国际上使用格林尼治时间标示,我国使用北京时间标示。

(2)在地震分析中,不管是近震还是远震都能根据走时表求出发震时间,例如已知某一台站的震中距,则可在走时表中查得相应的P波走时,将P波到时减去走时就能算出发震时间。

2、震中

(1)震中是地震三要素之一,指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,但并非一个点,而是一个区域,其中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作微观震中,用经纬度表示,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作宏观震中。

(2)宏观震中也是极震区(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)的几何中心,因确定的方法不同,两种震中往往并不重合。

地震自救原则和常识,行动要果断、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

3、震级

(1)震级是地震三要素之一,指地震的大小,可用数字+字母M表示,数字越大表明地震越大、释放的能量越多,每相差1.0级施放的能量相差约32倍。

(2)通常小于3.0级的地震称作弱震,3.0~4.5级的地震称作有感地震,4.5~6.0级的地震称作中强震,6.0~8.0级的地震称作强震,8.0级以上的地震称作巨大地震。
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自然学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自然学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地震